最新新闻列表

王学敏

时间:2022-03-14浏览:428设置

导师介绍

导师姓名

王学敏

王学敏_相片

导师性别

职务职称

副教授高级工程师

所在院系

机械工程学院

一级学科

机械工程

二级学科

机械设计及理论

研究方向

污染物控制排放、高效叶轮机械设计

联系电话

13381696449(同微信)

电子邮箱

wangxuemin2008@163.com

个人简介

王学敏,1983年生,博士毕业后在世界500强企业三一重工、中船动力研究院就职,有近8年的企业工作经历,2019年加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,副教授职称、“双师型”教师;曾参与过多个工信部支助的高技术船舶项目(科研经费近5000万),作为技术负责人建成了国内首台套10MW级船舶柴油机余热回收利用装置(WHR)、紧凑型能量利用装置(IEUS),参与了国内自主品牌340EF低速柴油机研制、船舶钠碱法闭式循环脱硫装置研制、10kW低温氦透平膨胀机研制等项目,目前已发表论文近20篇,其中SCI&EI检索5篇,授权专利5项,软件著作权1项。

学习与工作经历

·          2002.9—2006.7江南大学

·          2007.9—2011.7 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

·          2011.7—2012.12 三一能源重工有限公司

·          2013.1—2019.2  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

·          2019.2—至今 上海应用技术大学

科研工作与成果

 

近三年主持教育部协同育人课题1项、横向课题4项、校级课题2项、校级课程建设课题1项,累计科研经费近90万。

 

部分发表论文:

[1] 王学敏,陈小雷.船舶柴油机余热综合利用发电技术研究[J].柴油机设计与制造,2015,221:26-30.

[2] 王学敏,陈小雷.柴油机余热综合利用对降低EEDI设计指数贡献研究[J].科技情报与交流,2015,1:20-23.

[3] 王学敏,郭江峰等.船舶大功率柴油机WHR发电装置开发[P]. 船舶轮机学术委员会节能减排分会,2016,12.

[4] 庄园,王学敏.WHR船舶动力余热利用系统产品目标成本分析[J]. 科技情报与交流,2014,1:65-68.

[5] 王学敏,杜建军,李珊珊,基于有限差分对不同润滑介质下静压气体轴颈轴承性能研究, 机械工程学报, 2012.2,   48(3): 121~127.

[6] 王学敏,白红宇,庄明, 有限差分法求动静压轴颈轴承性能研究,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, 2011.10.1, 32(10): 1381~1385.

[7] 王学敏,张启勇,庄明等.低温氦透平膨胀机静压气体径向轴承的改进设计[J].机械工程学报,2010,46(15)142-145,154.

[8] 王学敏,李姗姗,庄明. 超声速流下多供气孔圆盘静压止推气体轴承性能分析[J].润滑与密封,2011,363:55-59.

[9] Xuemin   Wang,Ming Zhuang,Qiyong Zhang,etc. Experimental stability study of static gas   bearing for small cryogenic turbo-expander[J]. Institute of Plasma Physics,   201113(4):506-512.

[10] Wang X.M   Bai Hong.Yu Xu G.F, etc. Application of Oil-Gas Hybrid Bearing   Turbine-Expander in EAST Helium Cryogenic System.ICONE18,XI'AN,2010EI & SCI.

[11] 王学敏,白红宇,付豹.低温氦透平膨胀机转子临界转速求解[J].低温工程,20085:23-29,34.

[12] 王学敏,朱平,付豹等.高雷诺数下流体润滑数学模型的研究[J].机床与液压,20100:53-59.

[13] 王学敏, 付豹.油气透平在EAST低温系统中应用现状研究[J].润滑与密封,20107:91-95.

[14] 朱平,王学敏,张启勇等.基于逆布雷顿循环低温氦透平膨胀机测试平台研制[J].低温超导,2010,38(9):9-12.

 

社会学术团体兼职

上海市船舶学会会员、上海化工学会会员、低速机工程(一期)节能减排委员会委员

主要研究方向

 

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以下四个方面:

 

1、污染物控制排放:包括减少二氧化碳、二氧化硫污染物排放的前沿技术研究,应用装置开发。

2、高效叶轮机械设计:包括膨胀机、压缩机、风机及泵等叶轮机械的整机开发、流场分析及结构优化等。

3、系统集成装置开发:包括吸附式制氮机设计、余热利用发电技术研究等。

4、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技术:包括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技术研究,诊断设备的开发等。

 

3年指导研究生的就业情况

在读研究生2名,欢迎各位考生垂询!

 


返回原图
/